膽囊炎宜吃: 1.宜食含優質蛋白質且膽固醇含量相對不太高的食物; 2.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
膽囊炎忌吃: 1.忌食辣椒、咖喱、等具有強烈刺激性的食物,忌咖啡、濃茶; 2.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入。
身體、飲食因素(30%):
免疫力低下造成膽道感染,膽道感染可引起膽囊發炎。日常飲食要有節制,切忌暴飲暴食。少吃高脂肪和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并注意飲食衛生。
疾病、心理因素(30%):
情緒失調,可導致膽汁的排泄受阻引發膽囊炎。腸道寄生蟲病,比如蛔蟲鉆入膽道可引起膽道發炎。其殘體和卵可成為結石的“核心”。
臨床表現
1.急性膽囊炎
不少患者在進油膩晚餐后半夜發病,因高脂飲食能使膽囊加強收縮,而平臥又易于小膽石滑入并嵌頓膽囊管。主要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發熱、惡心嘔吐,但寒戰少見,黃疸輕。腹部檢查發現右上腹飽滿,膽囊區腹肌緊張、明顯壓痛、反跳痛。
2.慢性膽囊炎
癥狀、體征不典型。多數表現為膽源性消化不良,厭油膩食物、上腹部悶脹、噯氣、胃部灼熱等,與潰瘍病或慢性闌尾炎近似;有時因結石梗阻膽囊管,可呈急性發作,但當結石移動、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轉。體查,膽囊區可有輕度壓痛或叩擊痛;若膽囊積水,常能捫及圓形、光滑的囊性腫塊。
診斷要點
1.發病急驟,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可有高熱或寒戰。
2.急性病容,可見黃疸,右上腹明顯壓痛,腹肌緊張,Murphy 征陽性,或可觸及腫大的膽囊。
3.血白細胞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核左移或見中毒顆粒。4.B超是診斷的主要依據,可顯示膽囊腫大程度、積液、積膿、膽囊周圍滲出性改變。
膽囊炎西醫治療:
1、 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給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忌油膩食物,嚴重者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充營養、水及電解質。
2、 解痙、鎮痛藥物治療
阿托品0.5mg或654-2 5mg肌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維生素K38-16mg,肌注;度冷丁或等美散痛等鎮痛,不宜用嗎啡。
3、抗菌治療
氨芐青霉素、環丙沙星、甲硝唑;還可選用氨基糖甙類或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最好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抗生素。
4、利膽
舒膽通、消炎利膽片或清肝利膽口服液口服,發作緩解后方可應用。
5、外科治療
發生壞死、化膿、穿孔、嵌頓結石者,應及時外科手術治療,行膽囊切除或膽囊造瘺。
膽囊炎中醫治療:
一、急性膽囊炎
1、濕熱滯膽證
起病急,肋脅絞痛、拒按,陣發痛劇,腹肌拘急,伴口苦咽干,心煩喜嘔,或高熱寒戰,或身熱不揚,便秘尿赤,或身目發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或弦滑;多屬急性感染性膽囊炎或化膿性膽囊炎。
治法:清熱利濕,理氣通下。
方藥:小柴胡湯加減。藥用柴胡、黃芩、半夏、郁金、大黃(后下)、前仁、木通、梔子,木香,茵陳。
用法:加水煎服。上藥加水500毫升,煎30分鐘左右,取汁200毫升;二煎加水400毫升,煎取藥汁150毫升,二煎藥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劑。
2、熱毒內壅證
脅肋劇痛,右上腹硬滿、拒按或觸及包塊,伴高熱寒戰,口苦咽干,頭暈神疲,甚則神昏譫語,或身目黃染,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絳,苔黃燥,脈弦滑數;多為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或壞疽性膽囊炎。
治法:清熱解毒,攻下退黃。
方藥:大承氣湯合龍膽瀉肝湯加減。藥用大黃(后下)、枳實、黃芩,厚樸、芒硝(沖服)、梔子、膽草、生地,柴胡,木香,連翹、蒲公英、板藍根。高熱神昏者,宜加服安宮牛黃丸;精神萎靡不振、脈弱者,可加用參附湯。
用法:常規水煎服。
二、慢性膽囊炎
1、肝膽濕熱證 脘脅疼痛、拒按,食少納呆,口苦口黏,厭惡油膩,惡心反酸,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治法】:清利肝膽,健脾和胃。
【方藥】:大柴胡湯加減。藥用柴胡、黃芩、白芍、大黃、丹皮,半夏、枳實、梔子,薏苡仁。
【用法】:常規水煎服。
2、肝膽郁滯證脘脅竄痛,脹悶不舒,精神抑郁,或心煩易怒,善嘆息,噯氣頻作,或大便不爽,舌淡苔白、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利膽行氣。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藥用柴胡、枳殼、川芎、香附,白芍,川楝子、甘草。脘腹脹悶、噯氣者,加陳皮、白豆蔻以降逆和胃;發熱者,加大黃、梔子、黃芩等清熱解毒藥;大便不爽者,加萊菔子、枳實以行氣導滯通便。
【用法】:常規水煎服。
3、脾胃氣虛證患膽病日久,脘腹脹悶,納呆食少,大便溏薄,神疲倦怠,少氣懶言,或見輕度浮腫,舌淡胖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緩無力。
【治法】:健脾益胃,理氣和中。
【方藥】:香砂六君子湯為主。藥用人參,白術,茯苓,陳皮、半夏,甘草、砂仁(后下),木香。
【用法】:常規水煎服。
4、脾腎陽虛證 見于膽病久不愈者。脘脅脹滿或隱痛不舒,喜溫按,畏寒肚冷,食少便溏,腰膝酸軟,手足乏力,舌淡苔白,脈弱或沉緩無力。
【治法】:溫補脾腎。
【方藥】:理中湯加減。藥用黨參、白術、云苓,干姜,肉桂、枳殼、炙甘草,木香。
【用法】:常規水煎服。
膽囊炎日常預防
1、早餐一定要吃好:長期不吃早餐是導致膽囊疾病的重要原因。不吃早餐導致空腹時間過長,而空腹時膽汁分泌減少,膽汁中膽酸的含量隨之減少,膽汁中的膽固醇就會處于飽和狀態,使膽固醇在膽囊中沉積.形成結晶。使膽固醇結石越結越大。如果堅持吃早餐,可促進膽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貯存膽汁的黏滯度,降低患膽石癥的危險性。
2、少吃多餐不過飽:膽囊炎、膽石癥患者不宜飲食過飽。尤其不可暴飲暴食,因為飽餐和暴飲暴食,會促使膽汁大量分泌:膽囊強烈收縮,可誘發炎癥和絞痛。最好的辦法是每2―3小時進食1次,量不宜多,關鍵是少量多次,以促進膽汁分泌。尤其是晚餐宜七分飽,就是離開餐桌時還有食欲。
3、飲食清淡易消化:過食精制碳水化合物,會增加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使膽固醇沉淀而形成結石。還有,大量攝入脂類食物會改變膽汁成分,使膽固醇與膽色素含量增加,脂肪代謝也易發生紊亂,膽汁濃縮,膽囊收縮功能降低,更容易形成結石。
4、油膩食物要控制:高脂飲食會引起膽囊收縮,使膽囊結石更易嵌頓。必須嚴格控制食用動物腦、內臟、蛋黃、咸鴨蛋、松花蛋、魷魚、沙丁魚、蟹黃等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以及肥肉、豬油等高動物脂肪食物。含脂肪量高的堅果類食物也要少吃,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開心果等。食物脂肪應該分在各餐之中,不要集中在一餐內。
5、大量飲水助排泄:每天應保證飲水量達到1500―2000毫升{約7―8杯),以稀釋膽汁。飲水以白開水為好,還可適量吃一些米湯、稀粥、藕粉、豆漿等清淡的飲料和食品,以降低膽汁的黏滯度,促進膽汁分泌和順利排泄。尤其要注意少喝濃咖啡、濃茶和含糖飲料。
6、愛吃甜食不過量:糖攝入過量,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加速膽固醇的積累,造成膽汁內膽固醇、膽汁酸、卵磷脂三者之間的比例失調。還有,糖過多還會自行轉化為脂肪,促進人體發胖,進而引起膽固醇分泌增加,促使膽結石的發生。吃甜食一定要注意不要過量。
7、辛辣食物有危害:刺激性食物、濃烈的調味品如辣椒、胡椒、咖喱、芥末等,均可促進膽囊收縮,使膽道括約肌不能及時松弛,造成膽汁流出不暢,從而誘發膽囊炎急性發作。平時要少食辛辣之品。
8、過酸食物要少吃:膽囊炎、膽石癥患者應少吃楊梅、葡萄、蘋果、山楂、話梅、醋及其他過酸食物,因酸性食物可刺激十二指腸分泌膽囊收縮素,引起膽囊收縮而致膽絞痛發作。
9、保“膽”食物可多吃:魚類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促進中性類固醇和膽汁酸的排出,膳食中應增加魚類的攝入;豆腐及少油的豆制品中含有大豆磷脂,具有很好的消石作用;蘿卜有利膽作用,并能幫助脂肪的消化吸收;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麥、蕎麥等,都可以促進膽汁排泄;綠葉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維生素和適量纖維。此外,還應補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彌補炎癥造成的津液和維生素損失。
10、完全素食沒必要:許多膽石癥及慢性膽囊炎患者因為疾病發作而拒絕一切油脂和葷食,完全以素食為主。但是,長期只吃素食容易造成膽囊內膽汁排泄減少,膽汁過分濃縮淤積,有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破壞了膽汁的穩定性,從而導致和加速膽石的形成。
11、烹飪菜肴有講究:盡量少用油煎、炸、炒等烹制方法,因為高溫油脂中含有丙烯醛等裂解產物.可引起反射性的膽道痙攣,引起疼痛。宜采用煮、鹵、蒸、燴、燉、燜、氽、微波爐烹調等方式,這些方式不但用油少,對食物營養成分的破壞也比較小。食物溫度要適當,過冷過熱食,都不利于膽汁排出。
12、飲食清潔要做到:很多膽結石都是以蛔蟲卵和蛔蟲殘體為核心的,導致這類結石的主要原因是飲食不潔。預防寄生蟲感染,飯前、便前、便后應洗手,不吃生冷和不干凈的食物,這一點也很重要。
膽囊炎健康教育
1、要經常做一些體力活動,使全身代謝活躍起來,特別是腦力勞動和上班老是坐著不動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識地多做體力勞動,防止過度的肥胖,因為肥胖是膽囊炎或膽結石的重要誘因。
2、秋涼以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覺時要蓋好被,防止腹部受涼,因為肚子受涼以后會刺激迷走神經,使膽囊強烈收縮。
3、已經證明有膽結石的人,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膽囊發炎。
4、當有腸蟲(主要為蛔蟲)時,及時應用驅蟲藥物,用量要足,以防用藥不足,蛔蟲活躍易鉆入膽道,造成阻塞,引起膽囊炎。
5、當炎癥出現時,及時應用有效的抗菌素。
6、可以喝一些中藥,效果也是不錯的。
臨床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1.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
約80%患者白細胞計數增高,平均在(10~15)×109/L。其升高的程度和病變嚴重程度及有無并發癥有關。若白細胞總數在20×109/L以上時,應考慮有膽囊壞死或穿孔存在。
2. 血清總膽紅素
臨床上約10%病人有黃疸,但血清總膽紅素增高者約25%。當合并有急性胰腺炎時,血、尿淀粉酶含量亦增高。
3. 血清轉氨酶
二.影像學檢查
1. B型超聲
最有診斷價值,可顯示膽囊大小、囊壁厚度、囊內結石和膽囊收縮情況。
2. X線檢查( 現在一般不做這個檢查)
近20%的急性膽囊結石可以在X線平片中顯影,化膿性膽囊炎或膽囊積液,也可顯示出腫大的膽囊或炎性組織包塊陰影。
3. CT和MRI檢查 :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診斷和鑒別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對合并有膽管結石、急性胰腺炎時的診斷更有價值。
4. 靜脈膽道造影。
5. 放射性核素顯像。
- 食物宜忌
- 推薦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