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衰竭宜吃:1.宜食平淡、易消化的食物;2.宜食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豐富的食物。
腎功能衰竭忌吃:1.忌硬食及油炸食品;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3.忌食發物。
有效血容量不足(25%):
腎缺血及腎中毒,引起腎前性氮質血癥的各種因素持續作用使腎缺血、缺氧;各種腎毒性物質如藥物、細菌的內毒素、重金屬毒物及生物毒等作用于腎臟均可致病。
溶血(20%):
此外誤型輸血及藥物可引起急性血管內溶血,擠壓傷、燒傷及嚴重肌病,可因血紅蛋白及肌紅蛋白堵塞腎小管,而發生急性腎小管壞死和急性腎衰。
某些疾病(26%):
慢性腎衰的病因主要有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原發性與繼發性腎小球腎炎、腎小管間質病變(慢性腎盂腎炎、慢性尿酸性腎病、梗阻性腎病、藥物性腎病等)、腎血管病變、遺傳性腎病(如多囊腎、遺傳性腎炎)等。
①少尿期。尿量減少致使發生高鉀血癥、水中毒(浮腫嚴重、血壓升高、肺水腫或腦水腫)、代謝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癥癥狀。高鉀血癥及水中毒為主要死因。
②多尿期。腎小管上皮細胞再生修復后尿量漸增多,使血鉀、血鈉下降,持續多尿患者可死于脫水及電解質紊亂。
③恢復期。多尿期后尿量減至正常,血Bun、肌酐(Scr)及電解質均恢復正常水平,但腎小管功能及結構恢復正常尚需3~6個月。未能恢復者轉為慢性腎功能衰竭。非少尿型雖尿量不少,但血Bun,Scr逐日升高并出現中毒癥狀,因腎損傷輕,故預后良好。
CRF(慢性腎衰竭)與腎前性氮質血癥的鑒別并不困難,在有效血容量補足48~72小時后腎前性氮質血癥患者腎功能即可恢復,而CRF則腎功能難以恢復。
CRF與急性腎衰的鑒別,多數情況下并不困難,往往根據患者的病史即可作出鑒別診斷。在患者病史欠詳時,可借助于影像學檢查(如B超,CT等)或腎圖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如雙腎明顯縮小,或腎圖提示慢性病變,則支持CRF的診斷。
腎功能衰竭西醫治療
①針對病因治療,如擴容糾正腎前因素,解除腎后性梗阻因素,重癥急進性或其他腎小球腎炎用激素沖擊可獲效,過敏性間質性腎炎應立即停用藥,給予抗過敏藥等。
②少尿期,液體入量以量出為入為原則。
③糾正高鉀血癥及酸中毒。
④盡早開展透析療法,有脫水、清除毒素、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之功能,使患者度過少尿期難關。多尿期嚴格監測水、電解質平衡以防死于脫水及電解質紊亂;謴推谧⒁饧訌姞I養、休息及避免用腎毒性藥物均甚重要。
腎功能衰竭中醫治療
(1)脾腎氣虛證
【主癥】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食少納呆,腰酸膝軟。 次癥:脘腹脹滿,大便不實,口淡不可,舌淡有齒痕,脈沉細。多見于氮質血癥早期。
【治法】治擬健脾補腎。
【方藥】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合右歸飲加減。藥用黨參、茯苓、白術、甘草、陳皮、法夏、砂仁后下、冬蟲夏草5g、杜仲15g、枸杞子12g、丹參20g。
(2)脾腎陽虛證
【主癥】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食少納呆,腰酸膝軟。次癥:腰部冷痛,脘腹脹滿,大便不實,夜尿清長,舌淡有齒痕,脈沉弱。多見氮質血癥期或腎衰竭期。
【治法】治擬溫補脾腎。
【方藥】方用實脾飲合真武湯加減。藥用茯苓、白術、制附子、草果、干姜、檳榔連皮、甘草、黨參。
(3)脾腎氣陰兩虛證
【主癥】倦怠乏力,腰酸膝軟,口干咽燥,五心煩熱。次癥:夜尿清長,舌質淡有齒痕,脈沉細。多見于氮質血癥期。
【治法】治擬益氣養陰。
【方藥】方用大補元煎加減,藥用西洋參、炒山藥、熟地、杜仲、枸杞子、山萸肉、甘草、當歸、北芪。
(4)肝腎陰虛證
【主癥】頭暈,頭痛,腰酸膝軟,口干咽燥,五心煩熱。次癥:大便干結,尿少色黃,舌淡紅少苔,脈沉細或弦細。多見于氮質血癥早期。
【治法】治擬滋補肝腎。
【方藥】方用六味地黃丸合二至丸加減,藥用熟地、丹皮、澤瀉、山藥、茯苓、女貞子、旱蓮草、丹參、山萸肉。
(5)陰陽兩虛證
【主癥】畏寒肢冷,五心煩熱,口干咽燥,腰酸膝軟。次癥:夜尿清長,大便干結,舌淡有齒痕,脈沉細。多見于腎衰竭期。
【治法】治擬陰陽雙補。
【方藥】方用金S1腎氣丸加減,藥用熟地、山藥、山萸肉、制附子、肉桂、丹皮、澤瀉、茯苓、冬蟲夏草。
(6)濕濁證
【主癥】惡心嘔吐,肢體困重,食少納呆。次癥:脘腹脹滿,口中粘膩,舌苔厚膩。多見于尿毒癥期伴酸中毒或胃腸功能紊亂。
【治法】通腑降逆化濁。
【方藥】方用溫膽湯加減,藥用陳皮、法夏、茯苓、蘇葉、草果仁、霍香、竹茹、大黃、砂仁后下、蒼術、生姜、甘草。
(7)濕熱證
【主癥】惡心嘔吐,身重困倦,食少納呆,口干,口苦。次癥:脘腹脹滿,口中粘膩,舌苔黃膩,多見于尿毒癥伴腦病。
【治法】治以清熱化濕.
【方藥】方用黃連溫膽湯加減,藥用黃連、吳茱萸、陳皮、砂仁、蘇葉、枳實、竹茹。
(8)水氣證
【主癥】水腫,胸水,腹水。
【治法】治以利水消腫。
【方藥】方脾氣虛者用防己黃芪湯,脾陽虛者用實脾飲,腎陽虛者用濟生腎氣丸或真武湯加減。
(9)血瘀證
【主癥】面色晦暗,腰痛。 次癥:肌膚甲錯,肢體麻木,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或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方藥若陽虛血瘀兼有水濕停留者,用桂枝茯苓丸加減;陰虛血瘀者,用學府逐瘀湯加減;氣虛血瘀者,用補陽還五湯加減。
(10)風動證
【主癥】手足抽搐,抽搐痙厥。
【治法】祛風鎮痙。
【方藥】方藥若肝陽化風者用羚角鉤藤湯加減;痰濁生風者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調養五臟
平素起居、飲食有節,講究衛生,避免外邪侵襲,尤其在傳染病流行的季節和地區更應加強預防措施;不過食辛辣炙皇厚味,以免滋生濕熱;調暢情志,保持精神愉快,使氣血暢達而避免產生氣滯血瘀;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防御能力。
防止中毒
有關資料表明,20%一50%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是由藥物引起,還有部分因接觸有害物質所致。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和接觸對腎臟有毒害的藥物或毒物。若屬意外服用或接觸應及時發現和及早治療。
防治及時
一旦有誘發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原發病發生,應及早治療,注意擴充血容量,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恢復循環功能。若發現本病將要發生,應早期采取措施,補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恢復腎灌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排除腎小管內梗阻物,防治感染,防止DIC、腎缺血引起的腎實質的損害。同時盡早應用活血化瘀藥物,對預防本病發生有積極作用。
一.實驗室檢查
1.尿液檢查
尿常規蛋白一般為>2.0g/L,晚期腎功能損害明顯時尿蛋白反見減少。晨尿比重降低至1.018以下,或固定在1.010左右。
因CRF時均有貧血,故血常規檢查對CRF有重要提示作用。其他檢查包括血漿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測定;血電解質(HCO3--、K 、Na 、Ca 、Mg2 、P3 等)水平測定。
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上升,尿液濃縮-稀釋功能測定提示內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
4.肝功能及乙肝兩對半檢查
5.血清免疫學檢查
包括血清IgA,IgM,IgG,補體C3,補體C4,T淋巴細胞亞群,B淋巴細胞群CD4 /CD8比值等。
6.營養不良指標檢測
測定血清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轉鐵素白和低分子量蛋白。極低水平的膽固醇也被認為是營養不良的指標。
二、影像學檢查
1.腎臟B超
腎皮質厚度<1.5cm,判斷CRF優于以腎臟大小為標準。如雙腎萎縮,支持終末期診斷。
2.其他
常規做心電圖、X線胸片、骨片及胃鏡檢查,以及某些特殊檢查如X線造影、放射性核素腎掃描、CT和磁共振等對確定腎臟的外形、大小及有無尿路梗阻、積水、結石、囊腫和腫瘤等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