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2、多吃高纖維素的食物。 3、多食用豆制品。
1、忌食高膽固醇的食物。 2、忌食高脂肪食物。 3、忌食發物、忌煙酒。
發病原因
動脈硬化是隨著人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其規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時期發生,至中老年時期加重,發病,男性較女性多,近年來本病在我國逐漸增多,成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動脈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壓,高血脂癥,抽煙三大危險因子,其他肥胖,糖尿病,運動不足,緊張狀態,高齡,家族病史,脾氣暴躁等都有關系。
高血壓(25%):
高壓血流長期沖擊動脈壁引起動脈內膜機械性損傷,造成血脂易在動脈壁沉積,形成脂肪斑塊并造成動脈硬化狹窄,血壓不控制,心肌梗塞發生率約提高2~3倍,腦中風則約4倍。
缺少運動(20%):
運動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幫忙身體把多余膽固醇從膽道與腸道排出體外,避免過剩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內壁,此外,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消耗過剩熱量,使身體脂肪比重減少,肌肉比重增加,而減輕體重,因此缺乏運動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狀動脈硬化。
高脂血癥(20%):
血中脂肪量過高較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斑塊,造成動脈硬化狹窄。
糖尿。15%):
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謝會出現問題,血液中運送脂肪的蛋白質(稱做脂蛋白)會產生變性,在運送過程中脂肪容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脂肪斑塊。
抽煙(10%):
香煙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會損傷動脈內壁,受傷的動脈內壁會卡住膽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積形成脂肪斑塊,同時,抽煙也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減少血流量。
肥胖(5%):
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心臟負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機率也較高,因而增加粥狀動脈硬化風險,肥胖,易促發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癥,胰島素阻抵抗癥候群。
過大壓力:人會因為壓力而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于是引起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傷害動脈血管內壁。
家族史:指的是基因上的因素,使某些人早期就發生動脈硬化疾病遺傳,其原因仍未明,有的是嚴重高膽固醇血癥,迭積在血液中,進而促發動脈硬化發生,有的是早發性高血壓,或是容易發生血栓等。
一、一般表現腦力與體力衰退,觸診體表動脈如顳動脈,橈動脈,肱動脈等可發現變寬,變長,紆曲和變硬。
二、主動脈粥樣硬化大多數無特異性癥狀,叩診時可發現胸骨柄后主動脈濁音區增寬,主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而帶金屬音調,并有收縮期雜音,收縮期血壓升高,脈壓增寬,橈動脈觸診可類似促脈,X線檢查可見主動脈結向左上方凸出,主動脈擴張與扭曲,有時可見片狀或弧狀的斑塊內鈣質沉著影。
主動脈粥樣硬化還可形成主動脈瘤,以發生在腎動脈開口以下的腹主動脈處為最多見,其次是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腹主動脈瘤多因體檢時查見腹部有搏動性塊腫而發現,腹壁上相應部位可聽到雜音,股動脈搏動可減弱,胸主動脈瘤可引起胸痛,氣急,吞咽困難,咯血,聲帶因喉返神經受壓而麻痹,氣管移位或阻塞,上腔靜脈和肺動脈受壓等表現,X線檢查可見主動脈的相應部位增大,主動脈造影可顯示出梭形或囊樣的動脈瘤,二維超聲顯像,電腦化X線斷層顯像,磁共振斷層顯像可顯示瘤樣主動脈擴張,主動脈瘤一旦破裂,可迅速致命,動脈粥樣硬化也可形成夾層動脈瘤,但較少見。
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以及心肌纖維化等。
四、腦動脈粥樣硬化腦缺血可引起眩暈,頭痛與昏厥等癥狀,腦動脈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時引起腦血管意外,有頭痛,眩暈,嘔吐,意識突然喪失,肢體,癱瘓,偏盲或失語等表現(詳見“急性腦血管病”),腦萎縮時引起癡呆,有精神變態,行動失常,智力及記憶力減退以至性格完全變化等癥狀(參見“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
五、腎動脈粥樣硬化臨床上并不多見,可引起頑固性高血壓,年在55歲以上而突然發生高血壓者,應考慮本病的可能,如有腎動脈血栓形成,可引起腎區疼痛,尿閉以及發熱等。
六、腸系膜動脈粥樣硬化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腸道張力減低,便秘與腹痛等癥狀,血栓形成時,有劇烈腹痛,腹脹和發熱,腸壁壞死時,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腸梗阻以及休克等癥狀。
七、四肢動脈粥樣硬化以下肢較為多見尤其是腿部動脈,由于血供障礙而引起下肢發涼,麻木和間歇性跛行,即行走時發生腓腸肌麻木,疼痛以至痙攣,休息后消失,再走時又出現;嚴重者可有持續性疼痛,下肢動脈尤其是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動脈管腔如完全閉塞時可產生壞疽(參見“閉塞性動脈硬化”)。
本病發展到相當程度,尤其有器官明顯病變時診斷并不困難,但早期診斷很不容易,年長病人如檢查發現血脂增高,動脈造影發現血管狹窄性病變,有利于診斷本病。
鑒別診斷
主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主動脈變化和主動脈瘤,須與梅毒性主動脈炎和主動脈瘤以及縱隔腫瘤相鑒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絞痛和心肌梗塞,須與其他冠狀動脈病變所引起者相鑒別,心肌纖維化須與其他心臟病特別是心肌病相鑒別,腦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的腦血管意外,需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腦血管意外相鑒別,腎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的高血壓,須與其他原因的高血壓相鑒別,腎動脈血栓形成須與腎結石相鑒別,四肢動脈粥樣硬化所產生的癥狀,須與其他病因的動脈病變所引起者相鑒別。
臨床上還需對本病不同的發展過程進行鑒別,可分為四期:
1、無癥狀期或隱匿期:其過程長短不一,包括從較早的病理變化開始,直到動脈粥樣硬化已經形成,但尚無器官或組織受累的臨床表現。
2、缺血期:癥狀由于血管狹窄,器官缺血而產生。
3、壞死期:由于血管內血栓形成或管腔閉塞而產生器官組織壞死的癥狀。
4、硬化期:長期缺血,器官組織硬化(纖維化)和萎縮而引起癥狀。
不少病人不經過壞死期而進入硬化期,而在硬化期的病人也可重新發生缺血期的表現。
按受累動脈部位的不同,本病有下列類別:
1、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枝粥樣硬化。
2、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3、腦動脈粥樣硬化。
4、腎動脈粥樣硬化。
5、腸系膜動脈粥樣硬化。
6、四肢動脈粥樣硬化等。
動脈硬化西醫治療
1、擴張血管,解除血管運動障礙。
(1)單硝酸異山梨醇,每次20毫克,每日2-3次,緩釋膠囊每次40毫克,每日1次。
(2)硝基地平緩釋片(拜新同),30毫克,每日1次。
(3)地爾硫卓(合心爽緩釋片)60毫克,每日1次。
2、調節血脂。在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的基礎上,血脂仍高于正常時,可用調脂藥。
(1)降低甘油三脂的藥物有:非諾貝特、阿伐他汀、吉非羅齊。
(2)降低膽固醇的藥物有: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
3、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藥物可防止血栓形成,防止血管阻塞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常用藥物有:腸溶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等。
4、溶解血栓藥和抗凝藥。對動脈內血栓導致管腔狹窄或阻塞者,可用溶解血栓藥、抗凝藥,如尿激酶、重組組織型纖維旦白溶解酶原激活劑、肝素等。
除了以上的動脈硬化的治療方法外,也可采用介入治療,包括對狹窄或閉塞的血管,特別是冠狀動脈、腎動脈和四肢動脈施行再通,重新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術,可以恢復動脈供血。
動脈硬化中醫治療
扶正化瘀是中醫治療大法和基本原則,扶正的中藥有,蟲草,絞股藍等,化瘀的有丹參,桃仁等,同時可以考慮應用軟堅散結的藥物,如鱉甲。血脂康、脂必妥等也有一定的調脂作用。
1、腎精不足,髓?仗
【證候】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滑泄,神疲健忘,少寐多夢。偏于陰虛者,五心煩熱,顴紅咽干,舌嫩紅少苔,脈弦細數;偏于陽虛者,形寒肢冷,面色眈白或黧黑,舌質胖嫩,脈沉細
【治法】填精補髓充腦。偏于陰虛者滋陰,偏于陽虛者溫陽
【方藥】偏于陰虛者左歸丸加減。本方重用熟地以填人身陰精之源;輔以枸杞、山萸肉增強滋陰填精之力;鹿龜二膠,為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膠補陽,龜板膠滋陰,共奏填精補髓充腦之功;菟絲子配牛膝強腰壯骨,山藥滋益脾胃。若虛熱較甚者,可加黃柏、知母、地骨皮滋陰清熱。偏于陽虛者右歸丸加減。本方附子、肉桂加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膠,溫補腎中元陽,填精補髓益;熟地、山藥、山萸肉、枸杞、杜仲俱為滋陰填精之品,更加當歸補血益精之功,然方中附桂剛燥,不宜久服,可改用巴戟天、仙靈脾等溫潤之品,以期助陽而不傷陰。若遺精頻頻,可加芡實、桑螵蛸、復盆予以固腎澀精;若眩暈較甚,無論陰虛、陽虛均可加用龍骨、牡蠣、磁石以潛鎮浮陽
2、中氣不足,氣血虛弱
【證候】眩暈,動則加甚,勞累則發,神疲懶言,氣短聲怯,心悸怔忡,健忘少寐,納谷不香,面色(白光)白或萎黃,唇甲無華,舌質淡嫩,邊有齒痕,脈細弱
【治法】補氣養血益腦
【方藥】歸脾湯加減。本方人參、白術、黃芪、甘草、大棗甘溫補脾益氣,以助氣血生化之源;當歸甘溫養血;茯神、棗仁、龍眼肉甘平,安神益腦;遠志交通心腎、寧心定志;木香理氣醒脾,以防補益氣血藥滋膩礙胃。如此則氣血得復,眩暈自止,若偏于血虛者,可加用熟地、阿膠、枸杞以助補血之功。
3、陰陽失調,肝陽上亢
【證候】眩暈耳鳴,頭痛且脹,面色潮紅,急躁易怒,失眠多夢,每遇惱怒或煩勞則加重,目赤,口苦,尿赤,便秘,舌紅苔黃燥,脈弦或弦數
【治法】平肝潛陽,熄風清腦
【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本方以天麻、鉤藤、石決明為平肝熄風眩暈之要;黃芩、山梔清熱瀉火,使肝風肝火平熄;益母草利水,牛膝下行,杜仲、桑寄生補肝益腎,夜交藤、茯神以養心安神。方中可加用菊花,白蒺藜、夏枯草,以增強平肝潛陽之功。若肝火較盛者,可加龍膽草清肝火
4、脾肺氣虛,痰濁中阻
【證候】眩暈、頭重如蒙,胸悶惡心,嘔吐痰涎,倦怠無力,舌苔白膩,脈濡滑
【治法】健脾燥濕,化痰熄風
【方藥】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本方半夏燥濕化痰,天麻化痰熄風而止眩暈,二藥合用,為治風痰眩暈之要藥;白術、茯苓健脾燥濕,治痰之本;陳皮理氣化痰;甘草、姜棗調理脾胃,使痰消風熄,眩暈自愈。若眩暈甚者且嘔吐頻頻,可加代赭石、膽南星、竹茹鎮逆止嘔
5、瘀血內停,脈絡阻滯
【證候】眩暈、頭痛、面色黧黑;舌質紫暗,或舌邊有瘀點瘀斑,脈弦澀或細澀
【治法】活血祛瘀通竅
【方藥】通竅活血湯加減。本方桃仁、紅花、赤芍活血祛瘀,通竅止眩暈;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氣,麝香香竄開竅,使諸藥入病所,大棗調理脾胃,防理血之品損傷中氣,姜酒辛散,以助活血祛瘀之功。本方中可酌加其他活血藥及蟲類藥,如全蝎、蜈蚣、地龍搜剔之品,更增活血通竅之力。若兼寒邪阻絡,可加用桂枝,細辛溫經通絡
(僅供參考,詳細請詢問醫生)
消除病人恐懼和悲觀情緒,使之樹立治愈的信心。
1、實驗室檢查:
本病尚缺乏敏感而又特異性的早期實驗室診斷方法,病人多有脂代謝失常,主要表現為血總膽固醇增高,LDL膽固醇增高,HDL膽固醇降低,血甘油三酯增高,血β脂蛋白增高,載脂蛋白B增高,載脂蛋白A降低,脂蛋白(α)增高,脂蛋白電泳圖形異常,90%以上的病人表現為Ⅱ或Ⅳ型高脂蛋白血癥。
2、血液流變學檢查往往示血粘滯度增高,血小板活性可增高。
3、X線檢查除前述主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外,選擇性或電子計算機數字減影動脈造影可顯示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腸系膜動脈和四肢動脈粥樣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狹窄或動脈瘤病變,以及病變的所在部位,范圍和程度,有助于確定外科治療的適應癥和選擇施行手術的方式。
4、多普勒超聲檢查,有助于判斷四肢動脈和腎動脈的血流情況。
5、血管內超聲和血管鏡檢查則是直接從動脈腔內觀察粥樣硬化病變的方法。
6、放射性核素檢查有助于了解腦,心,腎組織的血供情況。
7、超聲心動圖檢查,心電圖檢查及其負荷試驗所示的特征性變化有助于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8、其它:肢體電阻抗圖,腦電阻抗圖以及腦電圖,腦X線,電腦化X線或磁共振斷層顯象有助于判斷四肢和腦動脈的功能情況以及腦組織的病變情況。
- 食物宜忌
- 推薦食譜